常言道「簡單就是美」,企業經營有時亦可套用此概念。在行銷、營運的語言當中,就是沒用的東西不用加上,讓消費者聽得懂,跟得上,但此理念能否成為初創企業的引路燈呢?
打開電視,當看見某大護膚品牌的廣告時,必定也會同時見到一句「Less is more」,配合其無添加,純淨的產品特性,相輔相成下更能打進消費者的腦海中。又例如另一個日系的家品百貨品牌亦是以主打極簡理念而人所共知。品牌名字本身可解作素色,沒有花紋的意思,代表其貨品風格,極簡而無冗贅,不著眼華麗但兼顧功能及環保。
如果簡約就是企業打開百萬之門的鎖匙,那為什麼一年如此多初創未能進入消費者或投資者的眼簾,失敗收場。資源缺少是所有初創企業需要面對的共同課題,尚未有深厚的品牌價值,沒有繁又如何化繁為簡。初創從來靠的都是海量機會、機遇,無邊際的探索,以及一層又一層的人脈網路,把一顆擎天樹的種子灑在不同土壤的地域上,當碰上突如其來的機遇,那顆潛力種子便會產生光合作用,茁壯成長,成為商業世界的新巨人。
或許「More is preferred to less」更適合正在萌芽的初創們,在選擇傳統辦公室或租用共享工作間之上,後者無疑是更適合它們發展。Common area及共享的娛樂設施令初創家交流增加,而共享工作間亦會舉辦許多不同形式的活動,使初創家培養出拼博默契,甚至促成企業之間的合作商機,形成一個小型初創社區,一個健康生態系統,大而有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