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你也有看《Emily in Paris》嗎? 追劇學社交媒體的營銷技巧(含劇透)】

美劇《Emily in Paris》10月初在Netflix上架,劇中的衣服配搭以及巴黎絕美景色旋即成為焦點﹐不過更值得留意的是主角的市埸營銷技巧,其中以下三個營銷點子絕對值得參考﹕

「Content is King」 真理不變

不少企業用盡辦法增加追蹤人數,與其不斷下廣告、派禮物讓粉絲人數增加,不如把精力花在創作更有質素的內容,引起共鳴。在劇中,Emily最初因法文不好,在翻譯過程中,發現「陰道」是男性用詞而非女性用詞,她在社交媒體貼出女性用品圖並配上「陰道不屬於男人!」的標籤,引起名人轉發,帶動產品的曝光率,證明「Content is King」永垂不朽。

 要贏得歡心,先要「博出位」

主角Emily 因開設了在巴黎生活的Instagram帳戶逐漸累積人氣,被彩妝品牌邀請出席活動,當時她只有約2萬名追蹤人數,而其他出席的KOL擁有過百萬粉絲。在活動中不難看到這個行業的競爭激烈, 為此,Emily於直播期間在有名的KOL旁做出趣怪行為,以吸引觀眾的眼球。

創造「非日常感」的新打卡點

與其在「朝勝」、「必影」地點打卡,倒不如設計一個新打卡點!Emily的床褥客戶對以往安排模特兒在百貨櫥窗中睡覺的方案略嫌老套,後來她放假參觀展覽,靈機一觸可以把床褥帶到漂亮的景點,讓任何人都可躺在床上看星星打卡,製造與別不同的感覺,炫耀這種「非日常感」。

各位看劇時都對Emily的創意橋段感到嘆為觀止,其實她不少靈感都來自於日常生活的啟發。當壓力大到無法思考,不妨出外四處走走,都有機會找到新靈感!

圖片來源:Netflix

× 馬上查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