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個有關農曆新年的冷知識

2019年剛剛開始,又要迎接農曆新年。雖然農曆新年每年都過,但你對它的認識又有多少?以下有五個有關農曆新年的冷知識,新年習俗、禁忌、歷史跟你一一細數,讓你對這個喜氣洋洋的節日有更深入的了解!

禁忌

農曆新年作為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之一,歷史悠久,當然有不少傳統禁忌。除了耳熟能詳的「初一不洗頭剪髮」、「初三赤口不拜年」外,其實還有不少鮮為人知的「民間智慧」。

新年連放三日假,不少人都會選擇「瞓多陣」補眠,謹記大年初一不要以全名著人起床,否則對方整年都會被其他人催促;另外若果在初一「瞓晏教」,則會被視為影響事業運。年初一亦應吃除夕吃剩的飯餸,即去年的食物食不完留到今年,取其「有多無少」、「年年有餘」的意頭。

除了年初三赤口不宜拜年外,其實年初四亦不宜外出!年初四傳統上被視為「接神日」,是灶君、值年太歲星君與民間諸神回到人間的日子,故家家戶戶都應該在家中虔誠祭拜,迎接諸神。

很多人習慣將「福」字揮春倒貼,寓意「福到」,但其實「福」字倒貼都有學問!在民俗傳統中,只會將水缸、垃圾箱和櫃才要倒貼福字,因避諱在倒水和倒垃圾時把家中福氣「倒走」,便以倒貼福字抵消「福去」; 而家中大門的「福」字則不能倒貼。

賀年歌曲

「恭喜恭喜、恭喜你呀!」這首普通話版的《恭喜恭喜》可算是最膾炙人口的賀年歌曲,但你有沒有發覺整首歌都沒有提及「新年」、「拜年」嗎?

其實這首歌早在1946年已經面世,當時正值是抗戰勝利後的第一個新年,音樂家陳歌辛就創作了賀歲歌曲《恭喜恭喜》。歌曲看似慶祝佳節,實際上卻是在描述中國人經過八年戰爭後終於苦盡甘來,迎接勝利的歡欣。

不過,由於歌詞裡並沒有直接提到戰爭,慶祝戰爭勝利的氣氛已逐漸淡化,「賀年」的意義被突出,到現在幾乎已沒有人還記得這首歌最初的來歷。

全盒

除賀年歌曲外,在家中擺放全盒亦是農曆新年的特色之一。全盒正字為「攢盒」。「攢」有拼湊和聚合的意思,有將好運集合,來年順順利利的意思。到現時,我們已以「全」取代「攢」,取其十全十美,圓滿的意思。

現時我們多數在全盒內放瓜子、糖果、朱古力等,以甜食為主。不過,其實傳統上全盒內的食物都有講究!上一代人會放置「八甜」,八款以白糖漬製而成的食物,以象徵不同好運,例如糖蓮藕寓意「年年都有」;糖蓮子象徵「連生貴子」;糖椰絲及糖椰角則寓意「有爺有子,三代同堂」,全部都是好意頭的祝賀說話。

在全盒內亦宜放置一封放置硬幣的利是和一對連帶枝葉的桔,取其「年年有餘」及「開枝散葉」的意思。

年花

很多人新年都會買棵年花放在家中,增添節日氣氛。別以為新年年花只有桃花、富貴竹、盆桔,但其實年花種類繁多,而且不同的年花有不同的寓意。

百合寓意百事合意、事事如意,新一年每件事都會合心合意;而銀柳就寓意家中有「銀」;牡丹則有幸福圓滿、富貴、吉祥、及雍容華貴的象徵;五代同堂就有保佑一家平安、代代同堂、老少安康的意思。

在外國過農曆新年

世界上除了中國之外,其實有不少亞洲國家如韓國、越南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都在農曆新年設法定假期。

新加坡在初一、二設法定假期,當地的華人都會像香港人一樣拜年、吃賀年糕點。他們亦會「撈起」,將生魚配搭具有吉祥意義的蔬菜,一家人團聚在桌邊、用筷子攪拌「魚生」,再將魚生連同蔬菜絲攪拌後高高舉起,說出「撈起、撈起」等的祝福語。有趣的是,新加坡人不喜歡在新年時對人說「恭喜發財」。因新加坡人將「財」視為「橫財」,並非靠自己努力賺取、而是靠著不公義的手段獲得的財富,在新加坡,「恭喜發財」不是祝福,反而更像諷刺和批評,所以到外國過節就要多加注意了!

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亦會慶祝農曆新年,在2014年紐約州將大年初一訂為法定假日,亦會在當日舉行大型煙花晚會,甚至發行生肖郵票,共同慶祝農曆新年。至於當地的唐人街亦會張燈結彩,民眾放紙製鞭炮,參加農曆新年新春巡遊,充滿節日氣氛。

 

發表迴響

× 馬上查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