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VER SERIES: HKEVN的共同創辦人、行政總裁 David Law

研創新電動車充電模式  辭職創業全憑傻勁

傳統汽車使用氣油、柴油等化石燃料推動汽車,對環境造成不少污染。在全球以電動車取代傳統汽車已是大勢所趨,惟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,電動車的使用就未見普及。HKEVN的共同創辦人、行政總裁 David Law就看準潮流,自行研發電動車充電器,希望可以降低充電器的成本營運,從而推動電動車在香港普及。

門外漢全靠自修 硬著頭皮尋合作

在成立HKEVN前,David從事金融行業近10年,與當時仍然是律師的另一創辦人Daniel都對電動汽車能源市場很有興趣,認為電動車普及的最大阻力是充電問題,於是就思考如何可以鼓勵停車場安裝充電設施,同時降低充電成本,令更多人轉用電動車。

兩個門外漢空有計劃,但就對電動車科技一竅不通,唯有硬著頭皮問遍身邊有工程、科技底子的朋友,再在工餘時間自修有關電動車的知識。兩個月後,David與Daniel已經「膽粗粗」到香港生產力促進局,希望尋求合作機會,但當時公司尚未成立,「去到生產力局他們都當我們『傻佬』,『你們沒有公司?』、『你的產品這麼奇怪?』、『你的產品有什麼用?』」不過,他們努力及誠意得到應有的回報,數個月後生產力局就接受他們的合作邀請,「與政府合作的多數是中電、港燈、或者其他大型物業管理公司,肯與我們兩個連公司都未成立的人合作,都令我們信心大增。」

屢次獲獎獲得認同 辭職創業全憑傻勁

獲得與政府合作機會及創新科技署的基金支援,而在研究開發上又獲得不少的獎項認同,再加上兩人都認為這個行業有發展空間,他們決定在2017年中辭職,專心投入HKEVN業務,「當時我們已經打工近8至10年,與其轉工或者再讀書,不如趁自己還有機會時創一番事業。」

David坦言自己創業的決定有點不顧後果,「這不是勇氣,純粹是我夠傻,有時候顧慮太多就會錯失機會,錯失為自己創一番事業的機會。」創業初期,身邊的家人朋友亦曾經擔心過他,「好端端在中環有一份工,為甚麼要冒險出來創業?」不過,David認為創業永遠都不會太遲,「四十歲又認為三十歲很年輕,五十歲又會覺得四十歲很年輕。只要是你嘗試過,比你一世對著同一張枱更加有意義。」David的心態與The Wave“Beyond Limits”的理念不謀而合。The Wave相信創業無分年紀,只要你把握機會,有一個肯嘗試的心,願意踏出創業的第一步,才能夠突破自己極限,為自己創一番事業。

David又將創業比喻為在海上漂流,認為合作對於創業相當重要,「好像自己抱住一條浮木,在海中心不斷遊不斷遊,沿途遇到不少同樣處境的人,透過合作,最後可以建成一隻木筏。」不過,他認為創業亦需要堅持自己的理念,「一百個人有一百個意見,無可能一百個意見都接納」。David指創業要學會分析及接納有用的意見,經常思考如何令事業變得更好。

研發創新充電模式 冀推動電動車普及

現時HKEVN專門提供電動車充電器服務,由製造、安裝、到維修及支援服務都有涵蓋。「傳統充電器需要在停車場安裝電線、設收費裝置、設網絡傳送資料,高昂成本令管理公司卻步。」有別於傳統的電動車充電器,與HKEVN合作的停車場只需安裝智能插頭提供電源;而用戶就以會員形式加入HKEVN,以HKEVN自行研發的充電器充電。充電數據會傳送至HKEVN的伺服器,再按用量每月向用戶收費。透過降低營運充電器的成本,希望鼓勵更多停車場安裝充電設施,令電動車在香港更為普及。

David和Daniel在2017年成立HKEVN後,就加入The Wave。相對於坊間的共享工作空間,David認為The Wave更為本地化,而且氣氛融洽,「有些共享工作空間形象偏向西方,有些的氣氛就較緊張,會員及職員之間沒有太多交流。」透過The Wave定期舉行的講座、工作坊,David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創業家,並與不同界別的會員交流,為他帶來不少在業務上的啟發和靈感。

發表迴響

× 馬上查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