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刺的說話是一把收不回的利刀。有時候,一些惡言相向的說話,雖然一吐自己心頭所快,卻可能為對方的心靈造成永久的烙印。非牟利機構-Just Feel 的創辦人團隊-Matthew Kwok、Raymond Yang和Anthony Ngai 意識到香港情緒教育的重要性,主張「先處理心情,再處理事情。」,積極在學校推廣精神健康教育,透過工作坊等形式接觸在校師生及家長,促進他們與小朋友和年輕人之間的善意溝通。
“There is No Heath without Mental Health”
Raymond 和Matthew 曾在小學任教,創業的想法就在那時萌芽。Raymond說:「同Matthew喺小學教書嗰年,發現到知識嘅傳遞嘅重要。香港出名係填鴨式教育,點解咁多學生咁唔開心㗎呢?壓力咁大或者成日鬧交?漸漸發現情緒教育係一個香港好需要而自己又幫到手嘅,於是就同Matthew part 住咗。」 “There is no heath without mental health.”是 Raymond近來很喜歡的句子,意指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健康。共同創辦人Anthony認為香港學校著重灌輸學生邏輯、思考上的知識,而忽略了同樣重要的情緒教育。他們還意識到老師未必具備足夠的情緒教育支援,故而成立Just Feel,希望領導教育界推行情緒教育。
不追求高薪厚職 志在讓更多學生受惠
他們仨早年畢業於中大,然而學歷背景沒有成為他們創業的枷鎖。Matthew解釋:「當時冇諗住受到自己讀嘅Major 去限制自己。喺不斷發掘,試過做唔同嘅野嘅途中,發現自己好享受去創造一啲野,發掘一啲問題,然後嘗試fix 呢啲問題。」Just Feel 屬一間非牟利機構,他們坦言從一開始並不打算賺很多錢,只是秉持著幫助香港社會的出發點做事,致力推廣情緒教育。
Raymond 說:「我希望令更多學生受惠。」比起在校當教師,他們認為以制度外的角色來推廣情緒教育會較有效,可以在更短時間內接觸到更多師生。Matthew還補充:「一個人去改變(香港教育文化)係好難,但如果同一斑志同道合嘅人,加上好多校長、教育界嘅人支持,喺咁好嘅機會之下就應該把握佢。」
創業不是三言兩語可以總括到的
創業是自律?是創造?Anthony說:「創業不是一句說話可以答到的東西。」Anthony解釋創業路上的一切都很重要,合作伙伴、熱誠、推廣等等都缺一不可。旁人或許認為他們「視一切都重要」的心態是造就Just Feel 成就滿滿,獲獎無數的原因。然而,他們卻歸功於教育界的老師、校長等有心人的支持,誠言創業路上滿途荊棘,遇過不少困難和挑戰。
「創業本身係好辛苦。」,Raymond說道。Raymond 解釋創業者缺乏上司督促,最要求自律,而且自己在創業路上曾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,想過要放棄,感覺自己勝任不來。而Matthew 則認為創業是「創造」與「跟從」的平衡,過程中亦需要不斷探索,參考別人的成功案例同時亦要有自身獨特性,而尋找到一個合適、解決到問題而符合經濟的方案是創業路上最大的挑戰。Matthew 說雖未曾有放棄創業的念頭,但就有過「目前呢個方向要微調,咁樣死行落去唔對路。」的想法。
未來發展:盼與其他Wavers有合作機會
Anthony 說未來還有很多未知的挑戰需要面對,除了計劃會繼續舉行更多工作坊,還計劃推出繪本等等新嘗試。他們回想當初加入The Wave 是因為朋友的極力介紹,如朋友所述,他們都認為The Wave 環境舒適整潔、辦公室的大小剛好,位置方便,而且職員友善。此外,了解到The Wave 聚集了各行各業的創業人士,有助促進不同行業之間的互相合作,拓展事業,擴闊人脈,他們亦希望在The Wave 與志同道合的創業者合作,讓更多人一同參與在推廣精神教育的歷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