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R、AR融入教育保育 為社會帶正面影響
我們平時多數從遊戲、電影等娛樂方式接觸VR、AR等智能科技,有沒有想過其實它們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之中,改善我們的生活?SoftMind的創辦人Tom and Kim就將智能科技融入在教育及生態保育上,透過設計教材及開發軟件,冀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。
創業故事始於The Wave 人脈客源成最大障礙
Tom和Kim的創業故事始於The Wave。早在成立SoftMind前,Tom已與朋友成立了一間科技公司,專門負責虛擬實境(VR)及擴增實境(AR)的程式開發;而當時Kim亦在The Wave工作,以Freelance形式承接有關機械人程式(Robotic)及人工智能(AI)的工作。兩人後來有在The Wave相識,交談後發覺志同道合,十分投契。後來,他們參加一個程式設計比賽,奪冠而回,並獲得創業支援服務。兩人就決定以各自的專長互補不足,「拍住上」成立公司主力進行軟件開發。
Tom指SoftMind主要從事軟件設計,只需電腦就可以隨處工作,故所須的起動資金極少,加上贏出比賽後有創業支援,僅花費不足1萬元就成功SoftMind。反而在創業初期在尋找客源方面就遇到不少困難,「我們本身人脈網絡不算廣闊,加上我們是初創,客人未必對我們有太大信心。」初創企業往往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,人脈不足加客人欠缺信心,令他難以接觸潛在客戶。The Wave在為初創企業建立形象、尋找客源方面亦有不少的支援。我們除了為會員提供業務配對外,亦有富有彈性的場地及設備可供租用。無論是需要空間洽談生意、舉辦小型的研討會、抑或大型展覽及發佈會,The Wave都能為會員提供適合的場地,更靈活配合你的業務發展。
業務多元更勝同行 更求帶來正面影響
SoftMind業務涵蓋VR、Robotic、AR及AI。Tom指坊間有不少同類型的科技公司,但所涉獵的範圍就不及Softmind般廣泛,「有些公司專門研發手機應用程式;有些專門做機械人程式; 有些可能在AR、VR方面較專業,但像我們這樣四個範圍都有涵蓋的就比較少見,可算是公司優勢之一。」
現時SoftMind主要與學校合作,將科技元素融入在教學之中,「一些古代的詩詞歌賦很艱深、抽象,學生難以入腦。有學校就找我們設計教材,更具體呈現文中所形容的場景。」以蘭亭集序為例,Tom和Kim就以AR技術開發軟件,學生只要用平板電腦掃描文章,就會顯示出虛擬場景,重現文中描寫情況。軟件更有設互動元素,例如學生點擊作者王羲之時,就會有人讀出文章,令學生學習時更加投入。他們又與慈善機構合作,以VR技術宣揚不要沉迷賭博的訊息。學生戴上裝置後,就會呈現古代的虛擬場景,有人在賭蹴踘及馬吊,透過關於賭博的正反意見,最終讓他們作出選擇。SoftMind更與華懋集團合作,為生態活動提供科技支援。「我們有AI機械人協助接待參加者,沿途可以VR技術觀賞郊野公園昔日面貌,協助他們更了解當地歷史。」
現時智能科技主要應用在遊戲、電影等娛樂上,但Tom與Kim都認為智能科技不止以此,更應好好運用在生活上,以改善生活質素。「教育及保育的發展潛力很大,我們除賺錢外都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,希望可以為社會帶來一些影響。」正如The Wave作為全港第一間獲得共益企業認證的牟利商業機構,一向致力於履行社會責任上,希望以自身商業力量改善社區的經濟、環境和社會狀況,回應社會需要,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。
不求急速擴展 只為履行初衷
Tom和Kim雖然早在創業前已是The Wave會員,但在著手創業時亦有接觸過其他共享工作空間,但最終都選擇回歸觀塘The Wave。「我們都住在附近,方便工作,而且價錢合理,氣氛亦較其他共享工作空間輕鬆。」他們又指The Wave定期舉行的免費講座、活動,令他們認識來自不同界別的會員,「有參加過工作坊,製造屬於自己公司的杯,活動上又會認識到其他會員。」Kim認為易於建立人脈網絡是共享工作空間的最大優勢,「好像我和Tom都是在The Wave認識,有時太忙,有些工作未必承接,又可以outsource給其他人,互惠互利。」
對於未來,Tom和Kim都不希望公司業務急速擴展,「小型公司發展階段較開心,規模愈大,煩的事就愈多。」他們希望可以製作更多教材軟件,讓更多人可以利用科技優勢促進學習,繼續為社會發揮影響力。